《王牌对王牌》节目也迎来了收官,让人感觉有点突然,可能是没怎么特别关注的原因。
老实说,《王牌对王牌》这个节目开始时挺有新鲜感的,毕竟这个主打呈现经典情节来玩游戏就很难引人兴趣。
邀请的嘉宾沈腾、沙溢、贾玲、杨迪等人比较能活跃场面,喜剧人在这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不过节目开播了几季,请的嘉宾都不怎么能放的开,全都是根据要求做任务,少了很多乐趣。
很多综艺都是在前面的几季会有一些看点,毕竟新鲜感是一个原因,人嘛,对新鲜的事物都会有一种好奇,往往都有探索的兴趣。
万事只要能开一个好头,就成功了一半,后续继续保持,节目也就能火爆了。
所以我们在看第一季第二季的时候,都能在节目中获得了很多快乐,也关注了这个节目,希望能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水准带来惊喜。
不过很多好看的综艺都无法保持一样的水平,就像电视剧的结局会烂尾一样。
自然出现这种会“烂尾”的情况很多是外部原因,比如政策影响,资本加入的影响。
像我们所熟知的《极限挑战》,前面的几季已经是综艺节目的经典天花板了。
有这样的魄力来拍这种综艺,节目的导演也是承担了很多压力吧,不管是嘉宾方面还是其他的因素,都会有所影响,不过严敏能做出这样的成绩,非常可观了。
从第一季开始,他的头发还是很密集的,越到后面头发越稀疏,可见在拍《极限挑战》的时候压力有多大。
最后也是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改变节目的主题思路,当然,一改变主题后马上就出现了下滑式的崩盘, 石家庄市华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肉眼可见节目的质量不如前面几季了。
不能施展拳脚,严敏也出走了,后面虽然有人接手节目,却弄成了如儿童节目般,如今,这个节目也不太关注了,具体反响如何更是无法去评价。
《王牌对王牌》现在也是加入了很多东西,让观众反感的就是广告问题吧,受到关注越来越大后,《王牌》的广告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广告与节目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在做着游戏,突然就来一波广告,偶尔还行,经常这样就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不满了。
请过来的嘉宾更像是在完成任务,即使是综艺节目,嘉宾依然是会端着自己,保持着形象,所谓人设不能垮。
节目中嘉宾玩的怎么样,在屏幕外的观众还是可以感受到的,即使没有学过心理学,人的大脑感官却是可以接收到真实的信息。
当然了,如果是粉丝的话,对这些并不太在意,能看到自己偶像出现在节目中就已经很好了。
但作为看节目的观众来说,一个好的节目,才能引起兴趣。
每一期的游戏都是一样的模板,台词接棒,角色扮演,游戏环节也是千篇一律,也导致会审美疲劳。
有时候新来的嘉宾接不住话题,只能让沈腾贾玲这些“老臣”硬造话梗带来动氛围。
强行搞笑难免会有些尴尬,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说嘉宾太难带了,没得默契。
还有一个嘉宾看提词器太明显了,相信这个原因很多观众都能感受的到。
尤其是在某一期,关晓彤的那眼睛一直往上瞟着,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也没有看跟自己对戏的对手,虽说是剧本,但作为常驻嘉宾,若能提前背一下这些台词,即使看提词器也不会有这么明显的嫌疑。
记不住,至少还有一点记忆,瞄一眼就能想起了,也不需要一直看着提词器来读出来,在这点上,杨迪倒是聪明很多,虽然也是看提词器,却没有一直盯着。
除了比较明显的关晓彤,其他嘉宾也都是一样需要看提词器来完成任务。
可见节目质量确实是拉跨了很多,表演痕迹过重了。
既然节目设置的内容嘉宾很难接受的了,节目组也可以考虑一下换一种游戏方式了。
一档好的节目可以想着赚钱,但也不能忽略掉节目的质量,对于过来节目的嘉宾,这是来工作的,赚钱的同时做好自己的工作,节目组满意,观众也满意,自然自己也赢得好掌声。
如今《王牌对王牌》第七季已经收官了,如果还有下一季,希望会有创新,改进挽回口碑吧,节目是不错的,搞笑元素还在,只是质量确实是下跌的厉害了。
AAB